你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资讯

人工智能AI大数据管理完成重构零售供应链**

2018/1/10 14:38:57      点击:
   “人工智能到底对人力劳动会造成多大的冲击”这个问题在2017年下半年曾经红极一时,各路行家都忍不住走出来说上一两句。不过就现有的情况看,更多人对于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产业革命抱有更多的是担当,而非担心。这一点尤其在新零售领域更是如此,人工智能的出现让零售人、电商人看到更多可能性,比如用AI透视消费者、重构供应链。
   在12月21~22日举行的2017亿邦未来零售大会上,零售领域的每日优鲜、商汤科技这两个独角兽企业发表了自己代表的企业在2017年的总结以及未来趋势的判断。
AI透视消费者:用技术增值消费大数据
   根据公开资料统计,商汤集团公开的融资纪录为C轮,从2014年至今,其已经完成了共计5轮超过约50亿融资,最后一轮融资纪录为15亿人民币,投资方疑为阿里。
作为企业级服务公司,商汤集团主要是向企业输出人工智能产品,其中在中国市场中,零售业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板块。商汤集团总经理尚海龙提出2017年中国电商进入下半场,当线上红利增长减缓以后,零售行业开始把目标聚焦在线下部分,如何对线下进行效益提升,如何对自己消费者的服务满意度进行大幅度的提升,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通过AI技术逐步透视消费者。太原空调维修小编说“AI正在透视你生存的世界,它的透视带着理解这个场景,包括懂得你想要的无论是消费者的行为,还是消费者的消费记录等等,它都是已经看懂了的。”
   目前在零售行业,商汤通过人工智能的技术在智能的搜索、视觉系统的应用、防损、智能客户的群体分析、广告屏、推荐、机器人导购和VIP识别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的工作。
   例如在VIP识别方面,商汤让商家可以通过人脸识别和多次消费捆绑,成为一个智慧商场,使得商家和商汤可以一起做到记录消费喜好、捕捉货架停留频次。同时可以通过支付设备和商汤打通以后做感应关联的零售,比如人脸的刷卡。
   同时,尚海龙提出电商下半场不仅要从货品、服务里面要效益,更重要的是还要在价值客户管理方面,消费大数据方面实现增值。很多大数据挖掘中会出现“大数据积累了如何用”的问题。这就需要通过运用相关技术实现合理采集和管理。“例如我们通过智能广告机,通过对用户的画像,通过对他反复消费次数的统计去做智慧零售的一个应用。”尚海龙表示。
   当然,在人工智能与人工之间的替换问题上,尚海龙提及的一个案例令人印象深刻:“解放营业员”。随着90、95后人群加入社会就职大潮中,用人单位会发现他们对于岗位、职位的理解已经不再是7、80后那般“任劳任怨”。例如,便利店的老板们就会发现,晚上9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这段时间招收银员已经很难了,因为90后更愿意关注自己:“如果睡不好,我的颜值是会下降的,我睡不好,我心里会产生抑郁,我不能做收银员”。所以,在这个案例里,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,应该是与人工的互相配合,而非绝对的取代关系。
   AI大数据管理完成重构零售供应链
   每日优鲜从2014年至2017年3月共完成6轮融资,其中在2017年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,以及2.3亿美元的C+轮融资。2017年8月每日优鲜宣布在全国一线城市实现整体盈利。目前每日优鲜在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深圳、杭州等10个城市完成8000个高品质(百人以上)点位拓展,并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快速铺设10万点位。
在2017年,每日优鲜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供应链建设,每日优鲜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曾斌在《新零售的近场革命》的演讲中提出每日优鲜在2017年的几个重要成果:第一,每日优鲜建立了遍布中国17个城市截至目前冷链面积最大、配送程度最高的体系;第二,每日优鲜已经开始建设热食供应,在全国范围内重新组建热供应链能力。
   他针对2018年“近场化”趋势提出了两点思考,其中“大数据管理”成为重构供应链中的重要抓手:
   第一,过去所有的服务,包括零售、包括很多服务都是“人找货”,未来随着客户需求的变化,“货找人”会变成主流。但是在“货找人”的过程当中不是简简单单的把东西放在消费者的面前就可以。这个时候供应链也需要重构,因为现在的情况不再是商家买来几万种商品让客户挑选,客户也不是买不到东西,而是想又快又准的买到自己想要的好东西。也就是说基于对客户的理解、创造性的生产商品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。未来的供应链、未来的零售商不应该是贸易型的零售商,不应该是买来再卖出去的零售商,而应该是创造型的零售商,是基于对客户的理解能否做出来客户所需要的商品的零售商。
   第二,物流形式也发生了变化,原来日配就够了,现在则需要把越来越多的商品放到客户最近的地方。同时商品也出现了冷链、热储需求,这样就对供应链产生了新的挑战和要求。数据的作用会变得越来越大,通过数据可以知道客户是谁,判断出他们的需求,知道哪里可以建立网点,知道哪里可以做前置仓的配送体系,知道如何进行补货等等。
   “我们相信未来近场零售的终局一定是广度和密度的决胜,广度是能否在所有客户需要的时候很好地满足他们,密度是能不能把你的供应链的密度进行重构和改造,你能不能成为最了解用户的人,能不能提供用户最需要的商品,你能不能提供想象之外的商品。当整个供应链重构过程当中你打造的能力越强、壁垒越高,最终实现用户满足的全场景广度和全链条密度就越高,这些一定会决定近场零售的终局。”曾斌表示。
    就在2017年“人工智能”被中央三次点名,其中7月国务院印发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,12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《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18-2020年)》,提出加快产业化和应用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着力点,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,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进一步深化,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。